铜川市葬花殡葬网

智能感应地灯是如何做到“人来灯亮”的?传感器技术科普

2025-08-29 10:12:01 浏览次数:1
详细信息

智能感应地灯实现“人来灯亮”的核心在于内置的传感器,它能探测到人体(或物体)的接近或移动,从而触发LED灯点亮。目前应用最广泛、技术最成熟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感器技术:

1. 被动式红外热释电传感器 (PIR Sensor - Passive Infrared) 2. 微波雷达传感器 (Radar Sensor / Microwave Doppler Sensor) 3. 声光控传感器 (较少用于纯人体感应的地灯) 智能地灯的核心工作流程 持续监测: 传感器(PIR或雷达)在待机状态下持续监测设定的探测区域。 信号检测: 当有符合触发条件的事件发生(如移动的热源、移动的物体)时,传感器输出一个电信号。 信号处理: 地灯内部的微控制器接收信号,进行必要的滤波、去抖动(防止误触发)和判断。 光敏判断: 同时,光敏电阻检测环境光亮度。如果环境光低于设定阈值(表示天黑了),则允许下一步。 点亮LED: 微控制器控制驱动电路,点亮LED灯。 延时关闭: 灯亮后开始计时(通常几十秒到几分钟)。计时结束后,如果传感器不再检测到移动信号,则自动关闭灯;如果计时结束前再次检测到移动,则重新开始计时。 环境光恢复: 如果环境光变亮(如天亮),灯会自动关闭,即使传感器仍在探测到移动。 总结

通过巧妙地结合这些传感器技术和微控制器逻辑,智能感应地灯才能精准、可靠、节能地实现“人来灯亮,人走灯灭”的智能化照明效果。

相关推荐